粉末平均粒度測定儀主要采用空氣透過法進行測量。其原理是基于穩定空氣流動狀態下,氣體通過粉末壓縮床時的透過率與粉末的粒度密切相關。具體來說,儀器利用空氣泵打出一定量的氣體,使該氣體以特定的流量流經均勻填充的粉末層所有顆粒表面。在此過程中,氣體會遇到阻力,這種阻力的大小取決于粉末顆粒的形狀、大小以及堆積密度等因素。
壓力與流量關系測算:當氣體穿過粉末床時,系統會記錄下相應的壓力變化(通常由U形壓力計監測)及流量阻力系數。根據這些參數,結合已知的物理模型或經驗公式,儀器能夠計算出被測粉末的平均粒徑,并直接在顯示屏上給出結果。這種方法利用了氣體分子運動規律和流體力學原理,通過對氣體滲透性的分析間接反映顆粒尺寸分布特性。
粉末平均粒度測定儀的使用注意事項:
1.環境控制
-溫濕度管理:實驗室應保持恒定的溫度(通常25±2℃)和濕度(<60RH),劇烈變化會引起電子元件漂移和樣品性質改變。空調直吹設備的情況需避免。
-潔凈度維護:工作臺面每日用無塵布擦拭,防止粉塵落入樣品區;定期清理儀器內部的過濾網和管道,堵塞會導致氣壓不穩影響精度。
2.安全防護
-個人防護裝備:操作過程中佩戴護目鏡、實驗服和手套,尤其在處理有毒有害或刺激性強的粉末時(如金屬氧化物納米顆粒)。緊急沖洗設施須處于可用狀態。
-防爆措施:對于易燃易爆物質(如鋁粉、硅粉),必須在惰性氣體保護下操作,并配備防爆泄壓裝置。嚴禁明火靠近測試區域。
3.維護保養
-定期校驗:依據制造商建議周期更換易損部件(如密封圈、過濾器濾芯),并對關鍵傳感器進行標定。記錄每次維護日志以便追溯性能變化趨勢。
-故障診斷:遇到數據跳變或重復性差等問題時,先檢查氣路是否通暢、光源是否衰減(針對光學原理設備),再逐步排查電路連接和機械傳動部分。
4.特殊樣品處理技巧
-纖維狀物料:剪切成短段后再測試,否則長徑比過大會造成取向效應導致各向異性結果。
-磁性材料:使用非磁性材質的樣品容器,并在退磁狀態下快速完成測試。
-高導電性粉末:避免靜電積累引發火花放電,可預先接地放電或摻入抗靜電劑。
通過嚴格遵循上述流程和規范,可以有效提升粉末平均粒度測定的準確性和重復性,為科研生產和質量控制提供可靠依據。